日前有消息称,美的集团正在布局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核心部件。美的集团现有五大业务群中,机电业务群和智能家居业务群已完成以电机、电控、压缩机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布局,涉及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等新能源汽车的多服务、多系统布局,以及智能家电车载系统远程控制、辅助/自动驾驶技术等。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正在布局。
市场火爆,技术优势,漂亮自信?
近年来,“外行”跨境造车越来越受欢迎。早年董明珠不顾外部压力收购银龙新能源,后来五粮液(000858)收购伊凯汽车部分股份,再后来徐佳音和贾跃亭FF合作失败,转而自己造车。以现在的恒大汽车(虽然从发布会开始就没有开过路试恒大汽车),美的现在已经加入新能源占领,但是并不是直接从整车制造开始,而是从核心零部件开始。至于新能源汽车布局的原因,自然是基于目前乃至未来几十年的火热市场。
根据瑞典EV-volumes.com公司的数据,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为324万辆,而去年同期为226万辆,同比增长43.36%。按国家排序,销量最大的国家自然是中国(137万辆),其次是德国(40万辆),美国(30万辆),法国和英国都有20万辆。2020年,尽管受到COVID-19肺炎、补贴下降和油价下跌的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同比增长10.9%。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完全取代燃油汽车是大势所趋。毕竟,减少碳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而且,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已经开采了7788年,未来燃油汽车可能会陷入能源危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布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随着最后一个时期的逐渐临近,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将继续席卷。
此外,路透社对全球29家汽车制造商的分析发现,这些企业在电动汽车上至少投资了3000亿美元,其中超过45%在中国使用。
路透社对这些公司发布的公共数据的分析显示,全球汽车制造商正计划在未来5至10年内花费前所未有的金额开发和购买电池和电动汽车,其中很大一部分预算用于中国。全球汽车行业规划的电动汽车投资采购预算的很大一部分(超过1350亿美元)将用于中国,这表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巨大规模的诱惑下,美的脱离家电“温柔之国”十几年,转而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是理所当然的。
另一方面,美的目前布局的组成部分涉及电机、电控和压缩机三大类,具体涉及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和辅助/自动驱动系统,以及智能家电的远程控制和车载系统中的辅助/自动驱动技术。其实这些零件与美的主营业务和技术积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电机、电控系统和压缩机不仅是汽车必备的零件,也是家电必备的零件。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行业其实有很多技术上的相似之处,美的也有不小的技术优势,以汽车零部件为入口进入新能源汽车才是明智之举。
以美的广阔的市场和技术优势,未来梦想变成现实的美好画面似乎就在美的眼前,但结果会实现吗?从目前的竞争环境来看,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新能源蛋糕
自从特斯拉凭借ModelS一鸣惊人以来,全球汽车公司看到了电动汽车无限的未来,他们增加了布局,争夺蓝海。然而,中国出现了大量新能源汽车企业。据国家新能源汽车监测平台统计,截至2019年3月,国家平台共注册新能源汽车企业635家,成功注册新能源汽车企业486家,通过“平台合规性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企业450家。这是一个快速扩张的行业,但目前只有特斯拉“活得好好的”。近日,特斯拉宣布2020年将实现利润7.21亿美元,这是该公司自诞生以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此时,特斯拉成立已经17年了。相比之下,拥有强大股东背景的威来,依然深陷亏损泥潭。至于宣布破产的贾跃亭的FF和白腾,人们可以看到汽车工业的残酷:在大江大河大山的表象背后,是十几年来用刺刀激烈搏斗和煎熬。
就美的而言,虽然不涉及整车,但侧重零部件,这个细分市场不是马平川。在汽车压缩机领域,目前有八个全球领先品牌:法雷奥、电装(日本)、德尔福、上海三电、博世、奥特佳、日本三菱、上海日立。
同样,在全球电机展中占有最大份额的主要品牌包括西门子、日立、大陆、博世、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大洋电器、上海电气传动、金靖电器、合肥聚义自动化等。
电子控制系统也是上述企业的大多数。这些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制造商拥有多年的技术经验和稳定的客户合作渠道。美国至少在短期内无法动摇,但美国在其他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目前,比亚迪DiLink和美的物联网已经在汽车家居互联领域展开合作,打通了汽车和家居两个独立空间之间的壁垒。双方都在空调和空气净化。
器、电热水器三大类产品,开放了语音、车机屏触碰操作,远程控制美的智能家电。此外有消息称,目前美的已经与全球5大汽车品牌建立了车家互联系统,以谋求实现车载系统远程控制智能家电。市场虽然足够大,但对手太强。这是美的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的现状,能否在看似火爆实际严酷的市场中有所建树,只有交给时间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