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月份产销数据的发布,各大厂商的零售批发数据也出现在市场面前。根据中国汽车中心2月份的保险零售终端数据,一汽大众以12.2万辆排名第一,上汽大众以10.2万辆排名第二,吉利汽车以9.1万辆进入前三。
吉利汽车的背后,有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合资品牌。
此类数据的公布再次引发了关于吉利汽车及其自有品牌的热议。众所周知,随着汽车产销数据越来越接近最终用户,保额最大程度上接近许可金额。这意味着吉利汽车在消费端的认可度进一步飙升;近年来,在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较量中,吉利汽车的高端化进程产生了显著的成效。
而这个排名背后,市场上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逻辑?中高端产品线绝对占主导地位
必须承认,吉利汽车2月份超越上汽通用和日本合资品牌,意味着吉利汽车正在蚕食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意味着吉利汽车目前产品矩阵中的中高端产品正在不断释放能量。
可见吉利汽车近两年全面升级优化了产品线。以CMA架构为核心的“明星一代”家族继续畅销。其中,中国家用车颠覆吉利
星锐(参数|图片)在合资品牌占据的紧凑型车市场上,以非凡的产品实力,取得了月销量超万的优异成绩;SUV车型星月(参数|图片)在继续刷新中国品牌SUV天花板的同时,仍在努力进一步壮大家族实力。星月L(参数|图片)的亮相,可能是吉利在紧凑型SUV市场的又一座城市。
由约伯PRO(参数|图片)、约伯(参数|图片)、博瑞e PRO组成的博家,以智能为契机,在中端市场大放异彩。帝豪家族和300万用户一起撑起了中国家用车的蓝天。
此外,吉利ICON还通过前卫的设计语言加入了潮人的群聊。郝跃凭借其巨大的空间优势,在七个运动型多功能车市场不断输出实力。吉利嘉吉以多样化的动力形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MPV购车选择。
也就是说,在吉利汽车的各种产品家族中,只有袁晶家族仍然处于6万元左右的低端市场,但依靠贴近百姓的价格和良好的竞争力,它仍然表现良好。
通过吉利汽车销售的产品阵容不难看出,不同的产品家族各司其职,准确对应不同的细分市场和消费群体;没有边缘化的车型,所有车型精准串联,形成品牌向上突破的发展脉络。
从定价来看,吉利越来越努力的去描述10万元以上的产品家族。不可否认,在消费升级年轻化的今天,吉利已经跨越了销售竞争的时代。它所思考的不是某款车能在市场上发挥多大的作用,而是如何通过全方位布局,不走死胡同,努力满足更多中国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这也是它之所以能够在2月份超越众多实力雄厚的合资企业,跻身前三的核心原因。技术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
吉利汽车现在已经全面进入技术4.0时代,实现了汽车的建造。其CMA超母架构模式的市场热度足以证明消费者是对的
CMA超级母体架构的认可。而与CMA超级母体架构一起的,还有吉利BMA、SPA、SEA三大世界级架构,由此四大架构的组成吉利汽车“航母群”正在不断释放技术优势:随着前期对核心技术的不断攻坚,对架构化造车的深化布局,吉利汽车已经拥有了强大技术护城河,这帮助品牌旗下产品迭代、推新的节奏能够不落后于合资品牌,甚至是超越。
因而,当吉利推出的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其均能够与合资品牌热销竞品直接对话,而此时,吉利与用户产生的共鸣与认同感能够快速帮助新产品打开局面。认同感是吉利的绝对优势
随着吉利汽车在近两年来不断攀高,代表自主最高水准的吉利汽车正将中国品牌的金字招牌树立起来,在消费升级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与吉利产生双向认同感。
从星瑞的上市场就能看到,吉利将FOTA为主的诸多智能化配置引入传统燃油车,在其他品牌大力刻画新能源产品的智能化时,吉利并没有因此而忽略燃油车消费者对智能化技术的渴望。
而随后吉利的卖车方式也让人看到吉利的用户逻辑:消费者需要前往当地吉利授权店试驾星瑞;必须对比一下主流合资家轿,获取抢购码;凭抢购码,才可以在吉利官方商城支付订金,抢购。或许很多人会为吉利星瑞这套“霸王条款”表示担心,但是事实是,星瑞上市4个月累计销量达40,533辆,月均破万。
让消费者去真正了解自己的好,然后再去评判定价的高低,而不是把宣传海报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让消费者仅仅看见了“皮毛”。吉利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在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将好的产品以最真实的方式宣传给用户,这是一家千万辆级别车企应有的态度。
正是如此做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吉利产生了认同感,对品牌形象与产品调性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其实对于汽车企业而言,用户逻辑的强化,是品牌对消费者需求逐一满足的过程,消除用户消费顾虑、挖掘用户全方位需求、建立用户沟通渠道、满足用户消费期待——与用户一起成为品牌的粉丝和建设者。
另一个例子,在此前吉利帝豪UP DAY用户日上,100位帝豪车主代表用1339辆帝豪轿车拼成“2021中国牛”的牛势图案,成功挑战最大汽车拼图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这次的活动由百余车主共同参与,千余辆产品一同出战,挑战世界最大汽车拼图。但这次活动本身的构思、设计并非吉利本身,而是吉利帝豪的车主。
这表明,吉利给予了用户一个施展奇思妙想的天地,他们可以提出任何富有想象和激情的全新创意,而吉利此时则成为了辅助者、保障者的身份,为用户的奇思妙想提供最大程度支持。在如此过程中,吉利帝豪家族本身与用户所构建的“共同体”便呈现出了双向互动的特征,这在当今行业中是极为罕见的。
这些点滴构成了吉利的独有特质,当千万辆体量的吉利汽车把用户逻辑以及品牌人格化放在品牌建设的最高层级时,其每一个新技术的发布、新车型的推出、新战略的落地都更具有示范意义,因为它们能够代表市场与消费者的内心所想。
这种思路,自然会涵盖一家成熟品牌对自己各大支链的正向优化,而这种优化一旦完成,将成为中国品牌向上继续突破的核心优势。
结语:当吉利的面前,仅剩南北大众,吉利与品牌用户产生的双向认同感是对前两者造成最大威胁的绝对实力,而这也是中国品牌与中国消费者才能产生的化学反应。或许2月上险量无法印证太多问题,但以此步伐向前开拔的吉利,终将会引领中国品牌迈上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