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歌汽车试驾原件]
作为广汽传祺的前销售玩家,GS4在目前的国内紧凑型SUV市场已经被围困。特别是AION品牌分离后,广汽传祺显然需要更有影响力的产品来突破,所以我们在上汽车展上看到了GS4PLUS。从正面看,似乎和之前的传祺车型不太一样,已经开始离开大众审美,进入潮流端。传祺希望进一步丰富GS4系列车型,满足更多人的喜好,尤其是对品质和配置要求较高的人群。
总的来说,GS4PLUS和GS4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是和GS5的联系更强,后面会讲到。事实上,高层车型的定位是可以理解的,这不仅名副其实的“PLUS”,也是中国汽车公司应对这类问题的传统解决方案。这时,它的定价就变得非常值得关注。据悉,车型应该在6月上市,届时可以期待。GS5的未来目前还没有定论。虽然内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这样的结局似乎对消费者最有利。
广汽传祺传祺GS4PLUS(查询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右键点击图片删除查询)
GS4PLUS的外观加入了很多设计元素,给人更强烈的时代感。正面的哑光金属饰边和笔直的造型也让模特更加激进,更有活力,个人感觉在视觉冲击力上甚至比影豹还要好。
前格栅是正面的加分项,官方称之为‘展开翅膀’系列。作为垂直格栅,它将与水平版的‘凌云逸’配合,打造新一轮的设计美学。这个系列可以分为两种风格供选择。今天,这辆车被拍摄为“振天一号”,灵感来自一只展翅的鹰的翅膀,而我们在车展上看到的是“星星的翅膀”。大嘴造型,正面硬朗的线条得到一定程度的软化,整体有一种奇妙的融合。
下进气格栅还剩下很大面积,下唇也是哑光金属。一个毫米波雷达夹在两个L型之间,可以提供更强的防护,增强一定的超前感。只是这个位置容易损坏,不知道这种材料会增加多少维修费用。
前灯应该在他们的眼睛里闪烁。它们在直线的轮廓下非常锐利。看了他们很久,似乎会有一种强烈的寒意。配置上,采用双LED光源镜头为核心,日间行车灯也是LED光源,纵向分体式分布,左右两侧相互呼应,形成X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间行车灯的下半部分旁边还有一个通向车轮的空气通道,用于冷却制动盘,因此这两种设计并不常见。
"scrollLoading" width="670" height = "502.89598108747" src="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525/20210525132958_44a3d45b1dea45f6cb67e6aef07ebf97_8.jpeg">GS4PLUS的长x宽x高为4710mmx1885mmx1726mm,轴距为2710mm,比现款GS4要大上一圈,而对数据敏感的朋友也许看出来了,车身尺寸除了长度比GS5长了15mm以外,其他数据都是一致的。再重新看看侧面的线条,整体造型设计也与GS5基本保持一致。
外后视镜整体造型较为常规,集成了转向灯和盲区监测功能,转向灯采用了V字形设计,这样能使视觉展示角度变得更宽。
轮圈采用双拼色多辐造型,远近不同位置看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搭配马牌UltraContactUC6SUV轮胎,规格为235/50R19。要提一下的是,搭载在GS4PLUS上的这款轮胎是广汽传祺与马牌协同全新开发的,优化了轮胎花纹,改善了湿地抓地性能,同时还降低了滚阻,以配合车辆性能。
呼应前脸,GS4PLUS的车尾线条也给出了比较硬朗的视觉效果,棱线的刻画比较深让整体的肌肉感更加强而有力。车顶的行李架十分粗壮,虽然在视觉上多少有些影响,但是实用性应该不赖。
车尾取消了贯穿式的大灯造型,顶部尾翼被保留下来,尺寸还算比较大,底部排气管为双边单出共两出的设计,采用哑光材质金属饰条贯穿两侧,并且两边都是真实排气管并非装饰。但尾唇并没有采用金属材质而是选择了维修成本更低的塑料板。
大灯单体造型较长,一直延续到车侧油箱盖附近,灯体被哑光金属材质饰条贯穿,使得尾灯整体有了更强的立体感,灯源选用的为类OLED技术,点亮后构成燃烧的羽毛造型,辨识度还是很高的。
GS4PLUS整车在外观上确实加入了许多新的巧思,让车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了一个档次,也为GS4家族作为品牌力向上的一个先锋做好了保障。同时整体较为硬朗的设计,也和后面的驾驶感受比较贴合,只是女性用户是不是喜欢也就自然成迷了。
GS4PLUS外观介绍
内饰方面GS4PLUS将提供两种不同风格的色彩搭配,分别为"曜石黑"和"丝绒红"一个低调运动,一个现代热情。而设计方面,则维持了与GS5相同的样式,但是在材质和功能配置上有所升级,虽然设计师确有偷懒的嫌疑,但好的设计就值得被保留下来,而家族化的内饰格局也是十分常见的。
从整体内饰布局上说,美观简洁是做到了的,功能区划分也做的十分清晰,相较于之前的车型确实是成熟了很多。中控上采用纵向布局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方式,虽然现在看来整体会对屏幕尺寸有所限制,但实体按键和触控屏幕的搭配确实是目前对行车安全较为有利的一种处理。
平底三幅多功能方向盘,3/9点钟采用打孔真皮,握感和粗细都做得十分出色。多功能按键也重新进行了布局,原先GS5上挂在外面的4个按键被重新整理回到了常规按键区内,维持功能的前提上,美观度上还是有所提升的。
体验就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了,只有智能辅助制动和辅助泊车,相对而言比较基础,辅助制动支持时速10km/h以上遇障碍物直接刹停,但是后台的反应速度还是稍微弱了一些,在转弯后如果检测距离不够,或者在操作上干扰了系统的执行,都有可能引发功能失效。当然,如果时速过快,还是会因为刹车距离不够而碰撞,这个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也和外设的监测距离息息相关。对于这方面我不想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系统逻辑和前端开发,毕竟在L2这个级别,驾驶员的优先级和系统的优先级是比较难界定的,毕竟系统如果过多干预驾驶员的行为也是会造成安全隐患的。
辅助泊车方面,GS4PLUS同所有L2级一样,能完成侧方泊位、垂直泊位、斜方泊位三种位置的泊进泊出,同时系统能自动感应车辆位置,判断此时应该是泊进还是泊出。是的,GS4PLUS的辅助泊车除了可以开启后扫描车位选择泊入以外,当你路过一个车位后,再开启辅助泊车功能选择泊入也是可以的。
从个人感受上来说,当天的泊位大小是我现调的,从前后间距可以看到,是会比正常泊位稍小的,但日常我们其实很容易遇到这种情况,而且如果不是因为泊位小,又为什么还要用自动泊车呢?好在,GS4PLUS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前后移动了三四把之后将车辆稳稳停在了中间的位置。
而泊出也能稳稳将车头调整到可以直直开出去的位置,就将驾驶权交接给驾驶者,最大限度的节省驾驶者的时间。
编辑总结:试驾科目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让我们对车辆的动态性能有更深的理解,但也确实限制住了我们在日常道路中较为经常出现的驾驶感受。所以GS4PLUS此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外观设计上的极大变化外,就是这个扎实的底盘了。它当然有缺点,在众口难调之下唯有电磁可变悬架能解,而这个成本下却是很难的,但工程师依然给了它似乎有些偏执的基因,在舒适中尽可能的去寻找更强的韧性,这种味道至少是在目前国内品牌中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