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歌汽车汽车文化原创]
从今年6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开始实施。第18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触电、烧伤、坠落等危险。伤害等安全隐患;采取为儿童配备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伤害;提高户外安全防护意识,避免未成年人溺水、动物伤害等事故。”此后,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首次被纳入国家立法,为防止未成年人交通伤害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使儿童安全座椅成为儿童乘车出行的必备之物。儿童安全座椅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儿童安全座椅的发展史。
安全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从那以后,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之前已经出现了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安全带”,但当时的安全带只是用来把儿童固定在座椅上的。"对司机来说,有什么比蹒跚学步的孩子在后座上爬来爬去更烦人的?"于是,1898年,一种能把孩子固定在副驾驶上的安全带应运而生。
20世纪30年代,简单的“安全带”无法满足父母固定孩子的愿望,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以挂在座椅靠背上的儿童座椅。帆布包裹的金属框架,加上一些玩具,当时的儿童座椅只是为了帮助父母照顾孩子,并没有对孩子的安全起到任何作用。
后来,一种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增高座椅”开始受到父母的追捧。与以前的“安全带”和挂在椅背上的儿童座椅相比,这种加高座椅不仅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孩子与成人保持水平,这样父母不仅可以更方便地观察孩子,还可以帮助父母照看孩子。然而,此时,儿童的安全仍然不是首要考虑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世纪60年代,汽车座椅技术和安全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儿童安全座椅的快速发展。1962年,两位发明家伦纳德里夫金(Leonard Rivkin)和让艾姆斯(Jean Ames)独立开发了使用安全带的儿童座椅设计。美国人伦纳德里夫金(Leonard Rivkin)和英国人让埃姆斯(Jean Ames)分别推出了向前和向后的儿童安全座椅。
到了1968年,福特推出了一个名为小卫士“Tot-Guard”的儿童保护装置,它是由软性材质包裹,用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据说这个保护装置除了能在紧急情况下为儿童提供缓冲之外,还能遮挡视线防止晕车。小编认为,如果能在上面装上IPAD,相信孩子们是不会嫌弃它长得像马桶的。
早期的儿童安全座椅结构简单,只是通过后向乘坐对儿童进行保护,当时也出现过5点式安全带儿童座椅,却很少又对儿童侧面进行保护的结构。后来,随着对事故调查的累计,人们逐渐认识到侧面保护对儿童的重要性,开始在座椅头部、身体两侧、小腿等处增加反弹护垫,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体型的安全座椅也相继出现。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开始发布儿童安全座椅的标准和规定。同时,通用汽车也推出了名为“Love Seats”的儿童安全座椅,这种座椅可以有多种尺寸可供选择,每种“Love Seats”都是用普通安全带固定,儿童款式面向前方,婴儿款式面向后方。
1985年,美国联邦法律要求特定年龄以下儿童乘坐汽车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通过的有关儿童安全座椅的法律。今天,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首次被纳入全国性立法,这代表了中国的进步。
编辑点评:系安全带可减少46%的死亡可能和76%的重伤可能,但安全带作为最传统的安全防护设备,是为成人设计的,对于儿童并不适用。因为儿童的骨骼稚嫩,当汽车发生碰撞、速度迅速降低时身体会因巨大惯性向前猛冲,此时侧跨身体的成人安全带可能会造成儿童胸部肋骨骨折、窒息甚至颈骨折断的危险。儿童安全座椅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儿童在汽车发生紧急制动或者意外碰撞情况下所受到的伤害,因此,推广儿童安全座椅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