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歌汽车新能源原件]
秦是比亚迪最著名的新能源汽车。这个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是2013年上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秦,2016年衍生出纯电动秦EV(参数图)(参数|查询)300。随后几年,比亚迪先后推出了秦100、秦EV450、秦Pro DM(参数|查询)/秦Pro EV(参数|查询)。今年比亚迪秦(参数|查询)系列电动车已经演变为秦PLUS(参数|查询),包括秦PLUS DM-i和秦PLUS EV(参数|查询)。可以说,比亚迪秦系列车型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标志性车型。
在秦PLUS车型中,插电式混合版秦PLUS DM-i无疑更受欢迎。第一个突破性的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让这款新车充满了关注和订单。现在比亚迪担心的不是不卖车,而是产能不足。相比之下,纯电动秦PLUS EV的动力要小得多,但也是比亚迪新能源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等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基准模型已经自我进化。2016年6月,我们测试了比亚迪秦EV300,从河北张家口张北草原开到北京。它300公里的续航里程在当时还是挺不错的。五年后,我们又踏上了同样的征程,试驾换成了最新款的秦PLUS EV。秦PLUS EV与前代秦EV300相比续航里程翻了一番,达到600km,价格更便宜。另外,这辆新车还进化到哪里去了?
比亚迪秦PLUS EV(查询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右键点击图片删除查询)
之前我们测试过秦PLUS DM-i的插电式混动版,采用了与纯电动版秦PLUS EV相同的外观内饰设计,只是正面造型有很大不同。因此,本文首先介绍秦PLUS EV的驾驶体验和续航性能,车外内饰和空间部分在后面。对秦PLUS DM感兴趣的朋友们,我也可以点击下面的评论表来查看以前的文章。
试驾遇到雨天,同时张北草原部分地区泥泞,缺乏洗车条件。这些客观因素使得试驾变脏,极大地影响了画质。希望读者见谅。
秦PLUS EV有四种配置,400KM豪华,500KM豪华,500KM贵族,600KM旗舰。补贴价格12.98-16.68万元。我们试驾的是600KM旗舰车型,不仅续航里程最长,配置最全,而且动力最强,电机功率和扭矩都比其他三款大。
秦PLUS EV的驱动力在城市路况下很舒适,我们并不感到意外。由于电机在启动时可以输出最大扭矩的特点,电动汽车通常具有快速启动加速度。官方数据显示,秦PLUS EV 600KM旗舰车型从0到50 km/h的加速时间为4.0s,但秦PLUS EV显然不是一款擅长加速的车型,与斯派克燃油车的起步相比后劲稍显不足。
秦PLUS EV 600KM旗舰车型配备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35kW(184 HP),最大扭矩280Nm。从参数来说,新车的动力比五年前的秦EV300弱,但参数不能表现出来的是效率的提升。新车电机采用扁线绕组,效率更高,功率密度更大。同时,新车还配备了完全独立的IGBT动力装置,提高了电流输出能力,降低了能耗。
dth="650" height = "434" src="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610/20210610015533_ed67077882498f4ed9704afbfadb6982_6.jpeg">秦PLUS EV共有三种驾驶模式(ECO经济、NORMAL标准、SPORT运动)和两种能量回收强度(标准、较大)可供选择,按键位于电子挡杆后方。驾驶模式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动力的响应速度。在运动模式下,轻点加速踏板车辆就会做出积极的回应;而在经济模式下,动力也是够用的,但是你得更深地踩下加速踏板。
两挡能量回收强度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标准回收强度下,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并不会明显减速,表现更加接近燃油车;而在较大回收强度下,松开加速踏板后会有明显的拖拽感。对车辆比较熟悉之后,可以用较大能量回收强度可以部分取代刹车功能,既降低了能耗,又节省了刹车片。
秦PLUS EV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比起秦PLUS DM-i的扭力梁非独立后悬挂要高级一点。
在实际体验中,这套悬挂在舒适性方面有不错的表现,能够比较好地过滤掉路面的细小颠簸,在起伏路段也没有出现过多的弹跳。而在弯道中,只要不是激烈驾驶,电池组带来了更低重心就能让秦PLUS EV有比较不错的发挥。
在前后轴之间是秦PLUS EV的电池组。这块电池组的电芯采用了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其造型是一块狭长的薄片,因此得名“刀片”。刀片电池最大的特点是安全,即使被钢针刺穿也不会起火。秦PLUS EV 600KM旗舰版车型的电池组容量为71.7kWh,NEDC工况续航里程600km。该车支持90kW直流快充,充电速度比较快。
随着电动汽车的续航越来越长,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500km的续航基本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续航也就468km,但丝毫不影响销量。用户更加关心的其实是续航数据是否有很大水分、日常使用到底能开多远。所以,我们此次也对秦PLUS EV的实际续航表现进行了测试。
我们的试驾路线是从北京到张家口市张北县,单程256km。由于张北县的海拔较高,所以去程是一路爬坡,而返程则是一路下坡,能耗的差别比较大。在5年前试驾秦EV300时,只能靠下坡来实现不充电从张北开到北京。而现在试驾秦PLUS EV完全可以不充电跑个来回了。
整个行程以高速为主,基本没有拥堵,行驶速度保持在90km/h左右。去程爬坡比较费电,行驶257.8km之后剩余电量只有39%了。返程下坡就完全不同了,行驶257.4km之后还剩65%的电。也就是说,这次测试全程耗电96%行驶了515.2km,实测的满电续航里程大约是537km,能够达到NEDC续航里程的90%,是一个还不错的成绩。
5年的进化让秦PLUS EV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售价的减低和补贴的退坡让厂家必须在动力和续航之间做出取舍。在15万元上下这个级别,我想大部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都是续航。比亚迪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秦PLUS EV的动力表现并不突出,但是它的三电系统拥有较高的效率,实际续航表现也能令人满意,刀片电池则保证了安全性。
来源:爱卡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