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是流感高发季节。其实季节性流感每年都会发生,大家都不陌生,但总是让很多人“震惊”。如何尽早预防和远离流感?
近日,在“新花城”启动一周年之际,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所高级职称专家500余人组成的“南山名医”团队正式入驻新花城。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所重症医学科领导李益民教授、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晓庆教授、重症医学研究所所长助理杨子峰教授就新华市“南山名医”第一堂微课做了演讲,就如何正确认识流感,尽早预防流感给大家提了一些建议。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卫生研究所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益民教授、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晓庆教授、呼延学院助理院长杨子峰教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张通讯员茹志娜、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
又到流感季节了
南北之间有差异
为什么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季节性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李益民解释说,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种亚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以根据其表面抗原性进一步细分,如H5N1和H7N9。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呼吸道症状,包括发烧、喉咙痛、咳嗽和身体不适。
因为流感病毒会随季节变化,当外界环境达到适合其爆发传播的条件时,就有可能在人群中不同程度地传播“恶作剧”。
但是南北流感发病率会有差异。杨子峰指出,在北方,流感病毒一般在冬季流行,12月左右会有一个高峰期。在南方,尤其是亚热带的广州,通常有两个流行期,一个是冬季流感,另一个是春夏之交。
“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也是流感区别于其他病毒的一个明显特征。”杨子枫接着说道。
这些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不要对年轻人粗心大意
李益民介绍说,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低温干燥的气候更有利于流感病毒的传播。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感染也通过这些途径传播。
流感病毒感染者从潜伏期结束到发病急性期具有传染性,病毒一般在其飞沫、鼻涕、痰液中持续解毒3-6天。住院患者在发病后持续解毒一周或更长时间。
一般来说,流感和感冒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非常容易混淆。应该如何区分?李益民指出,除了发烧、咳嗽、打喷嚏等。流感患者一般都有喉咙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但准确诊断仍需一些病因检查。
刘晓庆介绍,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儿童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2.65岁以上的老年人;
3.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除外)、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疾病、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
4.肥胖人群(BMI大于30);
5.孕妇和围产期妇女。
刘晓庆提醒说,认为自己年轻力壮的中青年人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不排除有些人患有隐性疾病,尚未被发现。例如,如果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症状不明显,他们就会
流感虽然每年都有发生,但基本上是可以预防、控制和治疗的。大多数轻度患者可以通过充分休息实现自愈,但孕妇、儿童、老年人、肥胖人群、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如果不及早发现和治疗,他们的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呼吸衰竭会迅速发展。当发展为重症时,需要生命支持、肺保护、抗病毒治疗等。甚至可能导致
“所以,不要把流感当回事。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必须防止病情恶化,避免从轻微转为严重,甚至危急。”刘晓庆再三提醒。
热门问答
应该看什么症状的医生?
如果老年人呼吸不畅、反应迟钝、食欲不振,特别是精神状态不佳,应及时就医;孩子发高烧,精神不好,活动能力下降等。也应该就医。
“孩子不善于表达症状,老人可能会觉得迟钝,不喜欢给家里添麻烦,所以平时忍着不说。但老人和孩子的病情往往是变化最快的,特别容易发展成重症,家属一定要多加关注,密切观察。”李益民建议道。
吃药可以预防流感吗?
流感一旦发生,只能通过服药和缩短病程来缓解。
“我发现很多人家里药箱里常年有很多药,很多人问能不能吃药预防流感。我不建议这么做。”杨子枫说,首先,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已经非常成熟,包括金刚烷和奥司他韦,大家绝对没有必要囤药。其次,不建议预防性用药。一是基本无效,二是也可能存在潜在的耐药风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最好不要擅自服药,会给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何预防流感?
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切断流感的传播:
对于飞沫的传播,要注意个人卫生。建议使用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遮盖;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
鉴于接触的传播,要勤洗手,避免用脏手摸嘴、眼睛、鼻子,以及接触一些日常共用物品(如柜台、电话、键盘、门把手、遥控器等)。);垃圾桶要盖好,定期清理。
鉴于空气传播,室内封闭环境应擦拭干净并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卫生。公众应该尽量避免聚集。
儿童、孕妇、肥胖者和免疫力低下者应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