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西医结合,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大家写)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的重要标志。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福建时强调:“健康是1,其他都是0。1没有,什么都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保护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互补协调发展、共同保障人民健康的战略地位。“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保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和科学路径。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西医结合,坚决守护健康的“1”。
经过中国人民的反复实践,中医在中国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中积累和升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贡献的独特智慧和独创性创新。几千年来,中医通过特色诊疗手段,满足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需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西医结合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工作者充分参与、深入参与,帮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做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中医作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独特优势,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医药卫生改革发展的新机遇,顺势而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中西医并重,加强中西医结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构建理论体系。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要理论体系的支撑。从见、听、问、辨证论治,到标本兼治、外感兼治,中医有一套独特的防治理念和诊疗规则,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的实践离不开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指导,需要明确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外延、模式和方法。在构建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关系。需要强调的是,中西医结合并不是互相同化,要避免出现“字与字结合,特色消失”的情况。
找到临床切入点。中西医结合是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即学习
中西医结合旨在优势互补,最大化各自优势,利用各自特点,增强内生动力,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攻关,解决医学难题。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西医结合,需要运用“和而不同”的大智慧,相互深入了解,不断探索,不断求证,形成高于中西医的结合。随着中西医并重和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健康健康发展模式将得到发展,这将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