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女性 > 新闻正文

儿童的这两种传染病普遍存在,如何预防?

5月份以来气温上升,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所以我们必须每天做好预防工作。

什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由一大群肠道病毒引起的两种具有不同特征的传染病。手足口病属于丙类传染病管理,潜伏期一般为2-10天。疱疹性咽峡炎无明显征兆的临床特征为高热、疱疹、溃疡、拒食、咽痛等。除上述表现外,手足口病的手、足、臀等部位也可出现疱疹丘,有些情况下皮疹可蔓延至膝盖、肘部甚至躯干。

手足口病典型的皮疹是手、脚、臀部的丘疹和疱疹,周围有炎性潮红,即周围有点红,中间有一个泡。为了便于记忆,杨东新医生将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分为“四个部分”、“四个不同”和“四个不同”。“四部曲”是指疱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不同”是指皮疹不像蚊虫叮咬、药疹、口腔和牙龈疱疹(即牙龈无红肿)、水痘。“四无”是无疼痛(口腔疱疹除外)、无瘙痒、无结痂、无疤痕。大一点的孩子有些皮疹会伴有瘙痒或瘙痒。临床上,部分儿童在恢复2周至1个月左右后,会出现手指、脚趾末端膜状脱屑和拔甲。这种情况通常会自行恢复,家长不用太担心。如需拔甲,需等待指甲脱落、褪色,且不撕裂指甲。

手足口病一定会有口腔疱疹吗?

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为发热、反复高热和手足和/或臀部皮疹。约95%的手足口病会出现口腔疱疹和溃疡,少数病例仅出现手、足、臀部的疱疹面。口腔疱疹主要发生在口腔后部的咽峡部,早期父母很难发现,常被误认为感冒。如果您的孩子突然发烧或拒食,父母和朋友必须特别注意孩子的喉咙、手背、脚、手掌和臀部是否伴有疱疹。当口腔出现疱疹和溃疡时,孩子会不停地流口水和哭闹,所以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时,要引起重视。

多大的孩子容易得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大龄儿童和成年人也可感染,但抵抗力强,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小。

冬天也有感染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吗?

肠道病毒在湿热环境中容易存活,因此手足口病的疱疹咽峡发病率具有季节性。在岭南地区,夏季和秋季比冬季更常见。广东疫情时间多在4-7月,一般在每年的4-5月份增加。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粪便途径传播。当接触患者的唾液和疱疹液时,被污染的毛巾、牛奶器皿和玩具可能会被感染。这两种疾病的防控主要从切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入手。

当您或您的孩子因手足口病出现疱疹性咽峡炎时,一定要注意隔离。病人的物品应该消毒。肠道病毒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难以存活,可以通过暴晒、含氯消毒剂和氧化剂(如漂白粉)擦拭等方式进行消毒。需要提醒的是,75%酒精对这种病毒没有影响。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要做好晨检和消毒工作,公共场所也要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在这里,我也想和父母分享15个字的防病公式: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晾衣服。在高发海域

对于手足口病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目前缺乏有效的药物,现代医学以对症治疗为主。大多数手足口病都比较轻微,有自限性,一周左右就会好转,疱疹就会消退。如果能配合中医治疗,如辨证内服中药、小儿推拿、中药熏蒸、合理应用中成药等,可以促进本病的恢复,缩短病程,缩短发热和溃疡愈合时间。

对于口腔溃疡,如果患儿配合,可以选择口服喷雾剂或散剂促进溃疡愈合或缓解疼痛。需要提醒家长和朋友,如果患有大豆疾病的孩子不能使用冰硼。

散等含有冰片的药物。疱疹虽然不痛,但里面含有病毒,所以不要戳破疱疹。大部分的疱疹不容易破损,自行吸收恢复后也不会留疤,家长不用太担心。臀部疱疹在护理时要注意勤换尿布,以免合并尿布性皮炎等问题,增加患儿的痛苦。

少数患者,特别是EV71病毒感染,容易出现肺水肿、肺出血、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5岁以下孩子、特别是3岁以下孩子感染,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发展成重症。如没有及时救治或就医,可能导致死亡。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如果出现持续高烧不退,精神不好,频繁呕吐,容易惊醒、肢体抖动或抽搐、肢体无力,不发烧时呼吸急促、手脚冰凉、出冷汗等,建议尽快就医。检查发现白细胞、血糖增高等高危因素,建议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