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燃油车的极限寿命是多少?600公里,700公里还是800公里?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很好奇传统柴油车的极限续航里程。车叔也一样。为了找到答案,车叔开着东风日产Sylphy开始了探索内燃机车极限续航的旅程。
这次极限探险之旅从春城昆明出发,经过弥勒佛、普者黑、云南长寿之乡巴马,最后到达千里之外的民间艺术之乡马山。此行不仅路途遥远,而且路况复杂多变,涉及公路、国道、山路、村道、石子路。车辆几乎满载。四个成年男子加上行李的总重量约为340公斤,据信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用户的日负荷。
艺术转弯,底盘训练
Sylphy内部以棕色为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驾驶氛围。座椅上的菱形绗缝技术使Sylphy的驾驶空间透露出一种轻盈奢华的风格。中控台上醒目的三筒空调出风口为整个驾驶舱增添了一点动感。这种充满质感、略显奢华的设计风格被认为赢得了许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轻轻按下启动按钮,随着车身的轻微晃动,HR16发动机会立即醒来。不过Sylphy(参数|图片)没有低吼,因为这款发动机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本质就是省油耐用流畅,这种咆哮帅气的东西还是留给VC-TURBO系列发动机。在路上行驶后,HR16发动机兢兢业业的照顾动力输出,而CVT变速箱则让车辆时刻保持经济速度,从而挤出每一滴燃油的最大能效。
在低速阶段,宣仪的转向手感极其轻盈,转弯、动车都非常轻松。在国道上行驶,加上舒适的悬挂训练,使得Sylphy的驾驶品质非常受欢迎。当车辆高速行驶时,其转向强度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高速行驶时,已经找不到低速时的轻转向感。相反,它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转向感觉。作为司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方向盘变重了。转向力度的这种变化对车辆的高速行驶非常有利。因为稳定的转向感觉不仅可以提高驾驶安全系数,还可以使驾驶员对控制车辆更有信心。
此时通过弥勒佛的东风韵景区,可以看到景区内像半朵云一样的红色艺术建筑。车叔认为Sylphy的转弯和底盘训练的默契配合就像艺术一样耐人寻味,如果转向手感简单平稳就不叫艺术了,Sylphy在车辆到达山路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舒服不代表失去激情离开高速后,车大叔和Sylphy一起一头扎进了滚滚山路。在山路上急转弯掉头已经成为常态。一开始车叔对Sylphy的表现持怀疑态度。毕竟是真正的舒服型,但是转了两三个弯,车叔发现Sylphy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乖。
为了保证10万级家用车的舒适性,减震器弹簧必然会更软,这就导致车辆在快速行驶时,车辆在弯道处无法给驾驶员足够的信心,但Sylphy的转向手感却一点也不邋遢。车辆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弯道,驾驶员被扎实平稳的转向感迷住,指向性非常精准。
回头看,因为山路是按山建的,所以曲线的角度不是恒定的。当方向盘转动一定角度时,车辆转向平稳,但转动后发现原来的转向角度根本不能平稳转动。然后校正方向盘,方向盘转得更大,以满足转弯的需要。这一刻,Sylphy很听话。转动方向盘一定角度后,车轮总能以预期的相同角度转动,使驾驶变得有趣而自信。如果不是软悬挂的拖累,相信Sylphy出色的转向性能会让很多朋友觉得是跑车。
技术配置有助于驾驶安全
进山后,陡峭的山坡和山路上快速的行驶节奏甚至让车大叔忘记了自己是在参加一场节油比赛。驶出山路进入村道的车速有所减缓,但村道、县道复杂的行车条件迫使车叔打起了12分精神,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摩托车,以及偶尔出现的土狗使整条道路处于危险之中。
幸运的是,Sylphy配备了多种主动安全装置,如主动制动、并联辅助等,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Sylphy的并联辅助也不会非常突兀地扰乱驾驶员的驾驶节奏。车辆合并时,但后面的车辆没有被注意到,a柱下会点亮一盏灯提醒,并伴有警报声,不刺耳。这种提醒方式相对温和但非常有效。
车辆驶上村道后,控制油耗就成了大问题。就在车叔想着怎么降低村道油耗的时候,前面的碎石路真的导致车叔垮塌了。但是面对这种情况,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继续开。
祖传沙发,消除疲劳
平坦的高速路况其实并不会带来多少驾驶疲劳,但是坑坑洼洼的村道和石子路就没那么好走了。走在村道上,车叔准备拷问屁股,Sylphy祖传沙发却解决了所有震动带来的不适。
腰部贴合的多层人体工学椅,给腿部、臀部、腰部和整个背部以最好的支撑,使得长途驾驶不是很困难。此外,车辆的智能语音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驾驶疲劳,车辆可以自动实现导航、空调、多媒体系统等功能。只能通过向车辆发出语音指令。
极度的关心让更多的人奔向幸福
在1100多公里的多层人体工程学的呵护下,我们终于到达了这次行程的终点——马山县,此时我们的表观油耗为3.8L/100公里。为了得到准确的油耗,我们又给车加了油,最后用油耗除以里程计算出平均油耗为4.05L/100km。虽然这个油耗水平可以肩并肩的混,但仍然不是这次行程的最低油耗。最终油耗结果公布时,最低油耗3.14L/100km让所有人目瞪口呆,100km以上也是顺理成章。
之所以选择马山这个目的地,是因为东风日产与马山有着特殊的缘分。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快速脱贫,东风日产向这个地方派出了常驻村支书,并在这里建起了东风杨澜、东风牛栏、东风蚕房、东风沃干加工厂等扶贫基地。此外,东风日产还引进了具有当地水质优势的现代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帮助当地的田镛山泉水厂实现了矿泉水的大规模生产,使马山人民走上了通往幸福的快车道。
车叔叔总结道
3.14L/100km的优异油耗表现向我们展示了东风日产的技术积累,而马山扶贫项目则向我们展示了东风日产作为社会一员的社会责任。当一个企业真正用技术回报用户,用资金回报社会时,社会责任感必然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不可小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