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记者李、张巨科)近日,北京自动驾驶仪测试管理联合工作组向百度阿波罗发布首批五项无人驾驶道路测试(一期)公告。这是北京首次允许测试对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测试。
图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运营的百度自驾出租车
从自主驾驶技术的演进路径来看,初步的技术试验验证主要分为现场试验、道路试验、安全人员车内无人道路试验和车内无人道路试验四个阶段,最终形成适应实际道路运行的安全技术体系。
自主驾驶技术的后半部分已经开始广泛应用。除了传统汽车公司,技术“大厂”和新能源汽车后起之秀也下了重注。
智行副总裁钟华近日表示,今年,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广州的运营将继续扩大和深化,2021年,部分地区将取消安全员,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出租车。预计2023年至2024年,广州大部分地区将实现完全无人出租车服务。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透露,长安汽车将在2022年前逐步实现L4和L5自驾车型的量产。北汽集团董事长江德毅表示,北汽集团将于2024年量产L4自动驾驶。
美团副总裁夏华夏表示,美团自动驾驶送货车在顺义区行驶里程超过10万公里,实际接单量超过1万次。未来自动驾驶送货车规模将继续扩大,三年内将在顺义区部署1000辆自动驾驶送货车,实现全区域全天候运营。
根据北京市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市自主汽车道路试安全驾驶总里程已达200.05万公里,北京市自主驾驶开放试路200条,分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房山区。北京已经向包括BAIC新能源、威来、百度和戴姆勒在内的14家企业的87辆汽车发放了道路自动驾驶考试临时牌照。
腾讯自动驾驶仪仿真技术总监孙赤田告诉记者,目前主流自动驾驶仪开发企业的技术架构已经基本成型,自动驾驶仪车可以平稳运行。着陆的瓶颈在于如何保证自动驾驶算法的完备性,或者说如何保证自动驾驶算法能够很好的识别和处理各种千变万化、极其复杂的交通场景。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开放合作是整个行业推广自主驾驶应用的主要前提。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表示,目前整个行业转型的特点是“软硬件分离”和“软件定义的汽车”,随着生态的日益增长,复杂性也越来越高。对于未来的量产应用,腾讯还表示,将根据场景和需求推广自动驾驶,如城市高速公路,并与汽车公司合作推广应用量产。
声明:本文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的信息。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联系本网站,我们会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