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最近被突出了。
最新数据显示,11月红旗轿车销量2.5万辆,同比增长100%,为全年单月最高。同时,销量连续4个月超过2万台。
如今,红旗品牌前11个月累计销量17.81万台,同比增长102%。这个销量远远超过沃尔沃(14.7万辆),距离二线阵营的雷克萨斯(20.26万辆)和凯迪拉克(20.25万辆)只有一步之遥。今年年初设定的20万辆的销售目标有望实现。
新红旗诞生才不到三年。
2018年1月8日,当一汽集团新任董事长徐留平在人民大会堂高呼“红旗要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独立的奢侈品品牌”时,大多数人都持怀疑态度。毕竟红旗多次复活,但每次都失败了。
当时,徐留平的目标是将新红旗系列的所有新产品分为四个系列:L、S、H和Q,到2020年实现10万辆的销量。
没有人想到10万辆的目标可以提前一年完成,也就是2019年,到2020年,红旗有望进入20万个俱乐部。
因为,在新红旗发布之前,红旗品牌年销量只有4702辆(2017年)。
短短三年,红旗销量增长了41.5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基数小,汽车公司很容易在销量上取得巨大成就。比如2014年4月林肯重返中国市场,2012年极光推出传奇路虎。
但后续的发展只有在销量上升后才会有考验,这涉及到品牌知名度、产品竞争力、售后服务、消费者口碑,这些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沉淀。
规模即将进入20万辆的红旗品牌,已经到了感情几乎消耗殆尽的时候。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产品竞争力、售后服务和消费者声誉
仅仅用三年时间打磨和锻造这些维度显然是不够的。红旗此时要减速,适度减速,在这些维度上发力,打造自己的实力。
然而一汽不想红旗慢下来。
徐留平表示,如果红旗品牌能在2020年实现20万辆的目标,2021年将挑战40万辆,BBA将很难制造。因此,“2030年80-100万辆的目标”到2025年可能提前完成。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激进的计划,具有大跃进的风格。
2005年,中国制造的百年奢侈品牌奔驰用了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中国38.7万辆的规模,然后又用了九年的时间,达到了70万辆的高度。
红旗品牌想在四年内完成奔驰十几年的事情。靠什么?靠的是民族感情,还是豪车市场增量带来的机遇?还是红旗比奔驰好?
中国只有一面“红旗”,每个中国人都想看到它屹立不倒,从中国走向世界。
(1960年,红旗CA72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和日内瓦展览会,在全球舞台一举成名。)
也正是因为这份爱,我们才要珍惜红旗,爱护它,不希望它在不切实际的大跃进中毁掉我们的形象和未来。
红旗飘飘,屹立不倒,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我们民族产业永远的骄傲,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面对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短期销售真的不用那么冒险和激进。
汽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味追求销量的汽车品牌,无论是以价换量,搞垮价格体系,损害自身品牌形象,还是拔苗助长,透支未来,都不会有好下场。
凯迪拉克在中国的销量被雷克萨斯赶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单纯追求高销量增长远不如高质量开发重要。
红旗,其实可以越来越慢。
保持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红旗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