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它是清晰和光明的。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背后的核心环节,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也增加了。近日,比亚迪低调注册了一家新公司——福天实业。在外人看来,此举可能会进一步推动Foday电池的独立性。
12月11日,福迪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根据天眼查股权结构图,公司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所有,注册资本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贺龙。数据显示,福迪实业的经营范围包括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电器配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40多个业务领域。
据公开信息,贺龙自1999年7月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贺龙的职业生涯中,仅用了7年时间就经历了比亚迪中心研究部项目负责人、第一事业部质量经理、第二事业部质量经理、第二事业部总经理等职位,之后一路攀升至比亚迪副总裁的位置。数据显示,贺龙担任比亚迪副总裁已有16年。
同时,贺龙也是佛天部无可争议的领军人物。自2019年5月第一家福天公司————福天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公司法定代表人一直是刘龙。根据的数据,到目前为止,贺龙已经在28家比亚迪及其子公司工作过,其中22家是法定代表人,11家贴上了Foday的标签。
对于比亚迪来说,成立Foday部门是为了推动比亚迪从封闭的垂直生态向完全开放的转变。随着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问世,比亚迪多次公开表示,很多公司正在与比亚迪就刀片电池的合作进行谈判。据公开信息显示,目前长城、长安、东风、奇瑞等传统汽车公司,以及威来、小鹏等新车厂商均与佛日企业合作。
今年9月,据报道,“客户一号”高级管理层在比亚迪集团副总裁、佛天电池董事长贺龙的陪同下,走访了佛天电池厂的叶片电池的各个生产流程,对重庆佛天锂电池有限公司的规划蓝图、叶片电池针刺实验原理、电池组车间和组装工段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深入了解。截至目前,比亚迪尚未披露该客户的具体信息。但这并没有影响比亚迪叶片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至于新公司(福天实业)的成立,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将进一步推动比亚迪福天部门的独立进程。据我们了解,去年12月和今年3月,比亚迪先后成立了福天模具有限公司、福天科技有限公司、福天动力有限公司、福天电池有限公司、福天视觉有限公司.从业务范围来看,五家福迪公司覆盖了整车生产的全过程。比亚迪还表示,成立五家福迪公司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
从封闭到开放,比亚迪做出了如此大的改变。一方面是行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以宁德时报为首的动力电池企业迅速推进与各大汽车公司的合作项目,包括一汽、SAIC、东风时报等多家新公司。另一方面,刀片电池的出现也让比亚迪对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对抗有了足够的信心。
在12月10日的投资人提问中,比亚迪高度肯定了刀片电池的行业地位。“叶片电池的发布将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迫使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出改变,让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创新,新车售价不断下降,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智能网络连接和自动驾驶能力进一步突破。在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给行业带来惊喜的同时,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的动力电池却从未离开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上升,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的销量自然也在上升。
从整个汽车市场来看,根据中国汽车协会12月11日发布的销售预测,到2020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将达到130万辆,同比增长近8%。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率可能会超过30%,总销量将达到180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应地,中国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动力电池装机容量为10.6GWh,同比增长68.8%,环比增长80.9%。三元电池的载重量为5.9千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的载重量为4.7千兆瓦时。1月至11月,动力电池的累计载重量为50.7千兆瓦时,其中三元电池为32.9千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为17.5千兆瓦时。按企业统计,1-11月宁德时代以25.00GWh排名第一,占49.3%;比亚迪、乐金、AVIC锂、郭萱高新依次排列,装载量分别为7.45千兆瓦时、4.10千兆瓦时、2.76千兆瓦时、2.37千兆瓦时。前五大公司占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80%以上。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作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代表,也代表了未来新能源市场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虽然三元锂电池在现阶段占据领先地位,但许多证券公司已经发布报告显示,虽然三元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安全性和价格上不如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带来的动力电池技术变革,将引领磷酸铁锂电池重回主流。
根据伍德麦肯齐发布的报告,到2025年,LFP在动力电池方面的市场份额将超过20%。根据SPIR的保守估计,2025年全球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预计将达到640千兆瓦时。这意味着届时磷酸铁锂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28GWh。
根据比亚迪的发展计划,到2022年,其包括刀片电池在内的计划总产能将达到100千兆瓦时。“机遇和挑战永远存在”。对于比亚迪来说,也许只有更加开放和多元化,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性。众所周知,比亚迪绝不仅仅是一家整车制造企业。
但在比亚迪“前进”和开放的过程中,比亚迪可能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与合作伙伴共享繁荣。但当我们展望5年甚至10年后,市场对比亚迪电池的接受程度会是怎样的?
毕竟现阶段大众、宝马、丰田等传统汽车巨头刚刚进入新能源领域,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市场。从这些企业在燃油车领域的封闭状态来看(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的垄断),有业内人士对绿橙表示,不会让动力电池的核心生命线被第三方把持。
就像特斯拉到目前为止所做的那样。目前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有LG、松下、宁德时报。今年年初,有传言称宁德时报将为特斯拉y型车提供电池,但日前有报道称,特斯拉已与LG Chemical签订协议,提供y型车。
供应商换成LG Chem的背后,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凸显出来。——宁德时代的电池在技术上落后于LG电池。“好鸟择木而栖”。更何况特斯拉在与LG Chem和松下签订供货合同的同时,从未放弃发展动力电池行业的决心。
在今年9月的特斯拉电池科技日,马斯克公布了全新的“4680”电池,续航里程提高了16%,能量密度提高了5倍,功率输出提高了6倍。同时,马斯克表示,为了降低电池成本,特斯拉将成立自己的超级电池厂,负责电池的设计、生产和选材。更开胃的是,特斯拉的预期一旦实现,电池寿命将提高54%,成本将降低56%,超级工厂的投资将减少69%。此外,正如马斯克所说,未来三年,将向市场推出售价2.5万美元(不到17万人民币)的车型。
有分析指出,特斯拉的愿望一旦实现,就会在动力电池的江湖中掀起一股“血潮”。如今,在比亚迪对福迪动力电池的“豪赌”背后,动力电池依然风平浪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