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还在看哈弗H6吗?同价位,这款合资SUV更香,还有沃德的十大发动机!

近年来,国产SUV逐渐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更多的自主开发技术使产品在油耗和动力方面得到优化,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全新技术的加入必然会导致车辆制造成本和售价的增加。国产紧凑型SUV,当年能落地10万左右,现在售价12 ~ 13万,很多动力储备比较充裕的版本甚至超过了15万大关。

国产SUV价格上涨,缩小了国内和同级别合资车型的价格差距,尤其是与韩国产品的价格差距。一直以来,韩国车都是以高配置低价格的亮点面向市场。现代ix35中期改装后,产品价格基本达到了长安CS75 PLUS、哈弗H6等国内主流SUV的价格区间。

这次回归的现代ix35变得更年轻了,但也向消费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在价格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你愿意选择韩国合资还是自主品牌?

中期改动后的现代ix35的设计可以说是从内到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观设计,车身尺寸,内饰设计都得到了完全的优化。只看设计方面,现代ix35真的很有诚意换中国国旗。

与改款前的车型相比,新款ix35乍一看有明显的设计差异。中间格栅的高度降低,但可以向两侧延伸与灯组连接,中间格栅中的网状格栅代替原来的横向格栅;而整个正面年轻化感的提升主要是减少了微油腻的铬饰条的应用。

新款ix35的灯组也进行了全新的设计,LED日行灯移到了较低的散热口区域,赋予了全新车型更高的设计认可度。而LED日间行车灯区的设计,却有一种让大众探山的视觉。

新款ix35车身长、宽、高为4500/1850/1715mm,轴距为2640mm。新车与老车型相比,长度增加65mm,车身高度增加35mm。但由于造车平台依然采用老车型相同的方案,轴距继续维持在同一水平。但是,面对国内很多紧凑型SUV超过2700mm的轴距性能,不管实际乘坐体验如何,ix35在账面数据的横向对比上并没有优势。

相比于改款前的车型,后部整体风格年轻了很多。新设计的尾灯加入了流行的直通式设计,加上上下散热口的黑色装饰板,后部横向分成几个区域,层次感更加鲜明。

为了配合新的外观,内部也进行了优化升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0.4寸的大型中控屏,尺寸更大,达到了整个系统的标准。另外,原中控区的大部分物理按键都被取消,集成在中控面板上,这个屏幕上搭载的汽车系统就是现代和百度深度合作下诞生的。除了支持各种第三方应用,使用习惯也针对国内消费者进行了优化。

而且为了呼应中控面板的科技元素,新车的仪表盘也采用了7寸全液晶仪表,显示的信息非常丰富,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区域都支持定制。两侧的转速表、水温表、油表都是固定设计,只有中间部分可以通过模式切换显示不同的信息,自然无法像海量全LCD仪那样显示导航信息。

新ix35车最吸引买买的是车把面积的变化。原来的手刹系统改成了电子驻车,车把设计也从司机区的中间移到了侧面。而且齿轮手柄也采用了新的设计,是一种看起来很像电子齿轮手柄的形状,但实际操作中还是机械直接齿轮手柄;但是档位手柄上方的面板区域支持当前档位的显示,对于很多新手司机来说还是很友好的,被认为是一个有思想的小设计。

动力方面,全新现代ix35继续使用最大功率为140Ps的1.4T发动机和最大功率为160Ps的2.0L发动机分别搭配7DCT和6AT变速箱。两种动力方案与改装前车型完全相同,实际油耗性能可以参考改装前车型的数据(老款现代ix35 1.4T版综合油耗为9.6L/100km)。但这款1.4T发动机,作为沃德2017年十大发动机,也证明了其动力系统是全球汽车市场公认的产品。

这两款在现代旗下服役多年的动力总成,在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好的保障,市场份额也不小。但它是多年前的技术,油耗和动力输出可能不如近几年新推出的发动机产品。但是现在的ix35只是作为中期重新设计的产品,功率没有变化是合理的。

但与老款相比,新款ix35在车型选择上更加简化,取消了原有的手动挡和顶级四轮驱动版本。毕竟现在开手动挡的普通消费者不多,四轮驱动系统在不占城市游戏空间的情况下已经侵占了后排腿部空间;取消这两类车型后,价格区间更加精简,从原来的11.99-16.19万元降到了换车型以来的12.98-15.98万元,消费者的选择更加清晰简单。

即使中期改装后ix35的设计做了很多改动,对车辆的市场口碑也不会有太大影响。首先,车辆核心涉及的三大部分完全遵循改装前的设计。除了油耗略高之外,市场口碑和质量稳定性基本没什么好挑剔的。而更年轻的设计也能帮助ix35更好的为年轻消费者打开市场。

不过韩国车型其实技术储备很丰富。索纳塔的1.5T发动机采用CVVD技术,世界第一。Mobis是自己公司的子公司,也是世界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同时,现代集团还涉足氢燃料电池、48V轻型混合动力、油电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等动力源。然而,在这个全球信息交流的时代,国内技术与海外市场的不同步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尴尬。毕竟薄利多销的做法不是长久之计。现代人想要扭转国内市场的颓势,投入中国市场的技术必须跟上全球市场,这基本上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近年来,北京现代在品牌认知度和市场竞争上处于下滑状态,其产品只能通过一定的优惠努力来降低竞争门槛。然而,如果现代拒绝在中国市场打出好牌,不可避免地会让一些消费者感到不寒而栗。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