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在奢侈品牌领涨之前,2月份的风险数量又回到了疫情之前

[爱歌汽车深度观察原文]

编者按:汽车的销售数据是衡量其成功的关键。与汽车公司公布的汽车销售数据相比,汽车的保险范围更加准确,也是汽车市场最直观的体现。保险范围是指汽车售出后购买交强险的数据。如果把车模的销量和风险的数量进行对比,风险的数量往往是车模最真实的销量,各大车企基本上都是用这个风险的数量作为分析市场变化和竞争的基础数据。

2020年初,疫情的凸显导致汽车市场销售陷入低谷。虽然疫情的阴霾并没有完全消散,但根据最新数据,今年前两个月的车辆总数达到389.78万辆,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从具体数据来看,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保费分别为378.15万、219.30万、389.78万。从数据来看,今年的保费数量已经超过了2019年之前。前两个月汽车的保费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经济的平稳有序增长。作为“十四五”计划的第一年,

20大汽车公司

吉利汽车排名第三;四个中国品牌入围前十名

为了更直观的观察汽车市场,我们结合前两个月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剔除春节等客观因素,给市场最直观的反馈。今年前两个月,排名前20位的车企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吉利汽车、东风日产、长安乘用车、别克、哈弗、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五菱、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北京奔驰、宝马华晨、一汽大众奥迪、广汽本田、北京现代、比亚迪、SAIC荣威、奇瑞、广汽乘用车。

东风日产和吉利汽车互换,吉利汽车位列前三。此外,长安乘用车以其更年轻的设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保险数据持续增长,位列前五;以SUV著称的哈佛,共有15.79万辆车,风险排名第七;凭借MINIEV的优异表现,上汽通用五菱也高居榜首,位列第九。

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这两个过去稳居前十的日本前五大品牌,意外跌出前十,分别以11.97万辆和11.14万辆排名第11和第15位。

12号-14号,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一汽-大众奥迪表现稳定,但排名有变化。1月份风险数最高的奥迪,前两个月落后于奔驰和宝马。

从第17位到第20位,擅长新能源的比亚迪,以海外战略和年轻化战略为主的SAIC荣威、奇瑞、广汽乘用车,都是第二梯队的中国品牌,各有不同的优势。

比亚迪电动车(查询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右键点击图片删除查询)

南北大众是前两位,中国人非常欣赏德国人的大众素质。日系和中系品牌竞争依然激烈。接下来我们分析汽车、SUV、MPV、新能源市场的风险,以便更直观地反映数据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风险最高的前20家汽车公司

风险数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夕

汽车和多功能汽车的风险数量减少;越野车上的风险数量略有增加;新能源汽车的风险增加了

我们整理了过去三年的数据,发现2021年1-2月的风险数量已经超过了2019年1-2月的数据。由于去年2月的疫情突袭,中国各行各业几乎处于“停工”状态。因此,参考2019年的数据可以更好地反映今年汽车市场的表现。

4.jpeg">

轿车前20名榜单以合资/豪华品牌为主

随着SUV车型衍生版的增多,轿车市场上险数和市场占有率都处于下滑中,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的轿车上险数相比2019年减少了57801辆,市场份额由46.88%下降至44%。下降了2.88个百分点。

是在轿车榜单上险数前20名的车型中,只有逸动和宏光MINIEV两款车型入围,前10名的榜单依然是朗逸、英朗、卡罗拉、轩逸等合资紧凑级轿车为主,在第11名-20名的榜单中,雅阁、君威、迈腾为主的合资B级轿车,以及奔驰E级、奥迪A6L、宝马3系、奔驰C级为主的豪华品牌上险数逐渐增长。

豪华三款轿车的上险数和价格指数(价格为厂商指导价)车型入门车型上险价格-上险数顶配车型上险价格指数-上险数宝马3系29.39万元/12246辆40.99万元/1338辆奔驰C级30.78万元/12503辆47.48万元/787辆奥迪A4L30.58万元/14668辆39.68万元/692辆爱卡汽车网制表www.xcar.com.cn

通过查询价格因素能够看出,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紧凑级轿车的购买人群主要是以入门版车型为主,而购买雅阁、迈腾等合资中级轿车的消费者都是以价格适中的中配车型为主。在豪华品牌轿车方面,大多数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入门版本车型。

顶配的中国品牌还是入门版的合资品牌,看消费者怎么选?

今年前2个月的SUV上险数相比2019年增加了106944辆,市场份额由43.65%增长至45.09%,增长了1.44个百分点,一方面能够表明消费者对SUV车型的喜爱,同时多款SUV衍生、跨界版车型的推出,都是助力SUV车型上险数增长的利器。

从入围榜单的车型能够看出,SUV市场的竞争也是中国品牌、合资品牌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上险数跻身前20名榜单的中国品牌分别是哈弗H6、长安CS75PLUS、哈弗M6、吉利博越、长安CS55PLUS、长安欧尚X5、广汽传祺GS4、捷途X70。而合资SUV车型中,入围榜单的车型依旧是CR-V、途观L、奇骏、逍客、RAV4荣放、探岳等车型。

编辑查询了1月份第二代哈弗H6、博越、CS75PLUS、CR-V、奇骏、途观L、RAV4荣放7款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的上险价格指数,能够看出,一方面是以CS75PLUS、博越、H6为代表的车型,突破15万元的车型上险数依旧能够接近千辆,尤其是CS75PLUS,厂商指导价15.49万元的车型上险数达2399辆。

部分中国品牌SUV车型上险数和价格指数(价格为厂商指导价)车型入门车型上险价格-上险数顶配车型上险价格指数-上险数第二代哈弗H611.1万元/1376辆14.1万元/858辆吉利博越9.78万元/4284辆15.51万元/622辆长安CS75PLUS10.69万元/11758辆15.49万元/2399辆爱卡汽车网制表www.xcar.com.cn

而在合资品牌方面,通过细分的厂商指导价和上险数的细分能够发现,购买合资品牌入门版车型的上险数要远远高于购买超过20万元顶配版本的上险数,中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接近的价格选择顶配的中国品牌还是入门版的合资品牌,这个数据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部分合资品牌SUV上险数和价格指数(价格为厂商指导价)车型入门车型上险价格-上险数顶配车型上险价格指数-上险数东风本田CR-V16.98万元/13702辆24.98万元/756辆东风日产奇骏18.88万元/12134辆24.73万元/622辆上汽大众途观L21.98万元/9042辆28.58万元/1069辆一汽丰田RAV4荣放17.48万元/9547辆22.58万元/509辆爱卡汽车网制表www.xcar.com.cn

合资品牌MPV市场占有率逐渐增长

今年前2个月MPV车型的上险数相比2019年减少了47317辆,市场份额由6.05%减少至4.65%,减少了1.4百分点。MPV市场减少的市场份额主要是以五菱宏光为主的客货兼顾型的车型,别克GL8、奥德赛、奔驰V级、埃尔法以及威然等合资进口品牌上险数稳定增长,以传祺M8、宋MAX、嘉际为代表的中国品牌车型上险数也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新能源市场中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竞争日益激烈

今年前2个月新能源车型的上险数相比2019年增加了114477辆,市场份额由3.4%增长至6.23%,增长了2.83百分点,在四大车型中,新能源市场是表现最为强劲的细分市场。

从入围榜单前20名的车型中,有15个纯电动车型,5个混动车型,宏光MINIEV继续领跑榜单,上险数突破44.35万辆,比亚迪汉EV、欧拉黑猫、秦EV、奔奔E-Star等车型来自于传统车企,特斯拉Model3、ModelY、蔚来EC6、蔚来ES6、蔚来ES8、威马EX5、小鹏P7、小鹏G3来自于造车新势力,

除此外,在新能源市场中,宝马5系混动、比亚迪唐DM、理想ONE等混动车型和增程式车型也是受到消费者认可的车型,上险数也是稳居前20名榜单。

轿车/SUV/MPV/新能源上险数

◆全国31个省市地区的上险数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31个省市的上险数为389.78万辆,同比去年同期(219.3万辆)增长了70.1%,由于去年国内受疫情影响,尤其是2月份国内市场几乎停摆,所以参考了2019年1-2月份的数据,能够对市场进行正确的参考。2019年1-2月份全国31个省市的上险数为378.15万辆,今年的上险数已经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可以说,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恢复至同期水平,虽然疫情的因素还存在一些困扰,但是防控得当已经进入常态化,市场正在向好发展。

数据单位:辆

豪华品牌上险数劲增

备受关注的豪华品牌第一阵营车企奔驰、宝马、奥迪第的上险数出炉,数据显示,1-2月份,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一汽-大众奥迪上险数分别为113790辆、112313辆、111200辆。

奔驰、宝马、奥迪上险数时间一汽-大众奥迪华晨宝马北京奔驰2019年1-2月88903辆79652辆89532辆2020年1-2月64365辆52660辆72872辆2021年1-2月111200辆112313辆113790辆爱卡汽车网制表www.xcar.com.cn

经济因素是豪华品牌销量增长的支撑,同时豪华品牌消费升级的市场现象也必然将加速两极分化的演变趋势,而以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品牌车型价格的下探,是上险数劲增的原因之一。在国内汽车市场中,中国品牌、合资品牌以及豪华品牌在多数车型的价格上,存在着较大的重叠性,选中国品牌的顶配还是合资品牌的入门,选择合资品牌的顶配还是豪华品牌,是消费者购车时经常考虑的问题。

宝马宝马5系(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此外,豪华品牌存在着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在消费者购车时,二手车的保值率也是其上险数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

◆写在最后:销量和上险数是市场最好的反馈,一场疫情加速了汽车市场的"洗牌",今年前2个月国内新车的上险数已经与2019年接近,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但是中国品牌、合资品牌以及豪华品牌之间的竞争却在加剧,车企之间的分化也是趋加明显,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更明显,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毕竟好的产品才是市场需要的,更是消费者需要的。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