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 > 新闻正文

古法烹饪食谱

古法烹饪食谱


1.烹饪古集 有关古代食谱

《食珍录》

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写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余姚人虞宗是一位美信家,他官职是黄门郎,到南朝齐时升为太子庶子,后来担任祠部尚书。公元483至493年,武帝在位。有一次皇帝向他问起烹饪的秘诀,谈得投机,皇帝不觉醉了,非常难受,虞宗就献上“醒酒鲭”,算是帮了皇帝的大忙。

虞宗的《食珍录》里,记载有六朝帝王名门家中最珍贵的烹饪各物。例如,“炀帝御厨用九牙盘食”,“谢传有汤法”,“韩约能作樱桃,其色不变”,“金陵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清异录》

北宋人陶谷撰著的《清异录》,是他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书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个门类,共有648条有关内容。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占全书三分之一强。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书中记载隋代的《谢讽食经》、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单。其他如:果、菜、禽、兽、鱼等烹饪原料,有的写其营养价值,有的谈到烹调技法,都是研究烹饪技术发展的可贵资料。

《食经》

谢讽著的《食经》成书于隋代,是饮食文化史上有名的著作之一。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从有的各目前冠经人各来看,如“北齐武成王生羊脍”、“越国公碎金饭”、“虞公断醒”、“永加王烙羊”、“成美公藏”、“含春侯新治月华饭”等,都是王侯贵族的饮馔。而有的各目讲究,如“千金碎香饼”、“乾炙满天星含浆饼”、“撮高巧装坛样饼”等,反映出当时饮馔已达到非常精美高贵的水平。

2.古法纸包鸡的具体烹饪做法是

小母鸡1只(1~1.25千克),姜汁10克,白糖200克,精制酱油500克,玉扣纸数张,五香粉少许,味精少许,黄酒50克,白酒100克,花生油1千克。做法一

1.将小母鸡(即未生过蛋的,当地称项鸡)宰杀后,去头去脚去翅膀,破膛取出内脏,冲洗洁净,切成重约50克的小块,在每块的一面轻轻剞出梳子花刀,将玉扣纸裁成25厘米左右见方块20张,放入150度的生油锅内略炸,捞出备用。

2.将酱油、糖、白酒及适量姜汁、味精、胡椒粉、五香粉放在一起搅匀成酱料。

3.然后将鸡块放入酱料内腌渍十多分钟取出,每块抹上一点姜汁,用炸过的玉扣纸包成长方块,要包严实,勿使透气。

4.将锅放大火上,下花生油烧至180~200度时,放入包好的鸡块炸至浮上油面,而不发焦,原汁不流出,即捞出装盘,打开纸包食用。

3.古法秘制烤鸡

材料

三黄鸡1只,洋葱1个,土豆1个,胡萝卜1根,甜豆30g,小西红柿8个,大蒜2瓣,黑胡椒碎3g,百里香3g(没有就不放),橄榄油10ml,白兰地10ml(可用料酒代替),蚝油15ml,生抽10ml,蜂蜜15ml,盐少许

做法

1.将三黄鸡冲洗干净,去除鸡头、鸡爪和鸡屁股

2.用牙签在鸡肉上扎些小孔以便入味

3.胡萝卜和土豆去皮切小块,洋葱切大块、甜豆摘掉两头的老筋,大蒜切末

4.将胡萝卜块、土豆块、洋葱和甜豆一同放入碗中,加入橄榄油、1g的黑胡椒和盐拌匀备用

5.将白兰地、蚝油、生抽、蜂蜜、盐、蒜末和2g的黑胡椒碎放入一个碗中混合成料汁

6.将料汁均匀地涂抹在三黄鸡外侧及内部,并充分按摩,放入冰箱冷藏腌制一个小时

7.将一部分土豆、胡萝卜、洋葱和甜豆放入鸡肚子里塞满,尾部用牙签扎住封口

8.烤盘铺一层锡纸,将剩余的土豆、胡萝卜、洋葱、甜豆和小西红柿放入

9.最后将鸡放在蔬菜上,入烤箱下层,200度烘烤一个半小时左右,直到颜色棕红诱人即可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