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低于什么速度容易产生积碳?专业解决方案

发动机积碳的根本原因是混入气缸的燃油和机油燃烧不充分,产生细小的碳化物、絮状物和胶体。长此以往,如果不及时排放或清理,就会发生积碳。积碳的产生与发动机的工况直接相关,即进气、喷油和燃烧的过程。虽然和速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发动机运转的最终目的是让汽车行驶,发动机产生的动力最终会通过变速和减速的方式转化为速度,所以我们可以把速度作为一个简单直观的参考。

其实发动机积碳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早期积碳少,虽然不是故障,但会影响发动机性能和油耗,但如果积碳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为了消除故障因素,我们最有可能遇到日常车辆中产生积碳的三种主要情况:

长时间怠速:怠速时,发动机的进气量受到限制,不能保证良好的空燃比,导致混合气富集,由于混合气过浓不会完全燃烧,会发生积碳。由于气缸内的高温高压条件,未完全燃烧排出的残渣会附着在活塞、喷油器、阀盖等结构上。

长期低速:长期低速和长期怠速造成积碳的原理类似,即混合气浓度过高导致燃烧不完全。此外,长时间低速行驶很容易导致进气中混有更多的灰尘。如果不清洗过滤器,它将与未燃烧的杂质结合并吸附在进气管和节气门上。

冬季冷车驾驶:过冷的发动机会影响燃油喷射的雾化程度,从而影响混合气的饱和度,导致混合气燃烧不完全。过冷的缸体无法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导致油渣。油的燃烧和混合气体的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积碳和细冻。

回到问题,在怠速和冷车行驶时除了直观易懂外,低速行驶时低多少?多少钱可以?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发动机的工况和训练都会不一样。但是汽车具有通用性和适用性的特点。所以发动机的调整虽然不一样,但还是有参考“通用区间”的,就是低挡高转速的低速工况。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速度不宜长时间低于30km/h。如果速度低于该速度,变速箱将降档,转速将增加,燃油喷射将增加。发动机的初始工况都是最低热效率,低速进气饱和也是平均的。所以这个阶段是最耗油、积碳的工况。让我们看下图中的一个发动机工况:

上图中的圆曲线为等油线,最小圆范围为最高燃油效率区间,底部红色直线为发动机油耗最大的工况。如果是正常启动,必须逐渐加油门加档。在这个过程中,力量逐渐增强。但由于车速不高,发动机所做的功主要是提供扭矩输出(即防止车辆因自身重量和阻力而停车)。但由于正常启动,扭矩和转速不能太高,其输出功率也不能太高,所以在低速低功率的红线工作区是必要的工作条件。功率=扭矩*速度/9550

如果是这台发动机,应该如何避免6条红线的工况?无法避免,只能穿越!并尽可能避免发动机在这种工况下长时间运转。这种工况的速度怎么算?

车速(km/h)=发动机转速*60**轮胎直径/(1000*主减速器传动比*齿轮传动比)为便于计算,取实际近似整数值。这种情况下,发动机型号的三档速比为1.5,主减速比为4,60 * *。轮胎直径100,转速1500 rpm。通过引入公式得到的最终结果是25公里/小时.对应上图,最大功率取7.5kw(从图中可知2000 rpm启动功率上限为7.5KW,超过7.5就要加油省电)。当低速保持在1500转/分时,发动机的工况在蓝色的异油线上,而且由于功率与车速成正比,如果速度继续降低,功率也会降低。达到一定的临界转速后,发动机将进入红色异il曲线区域,车速约为13 km/h。

当然,上面的例子只是针对这个发动机和假设的变速减速比。虽然有一定的偏差,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下图中的发动机燃油工况图:

虽然这两款发动机完全不一样,但是对比之后你会发现黄、红油线对应的功率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低速低功率条件是发动机固有的缺点,这个特性很难改变。如果附加条件一致,则它们带入公式时计算的结果相差很大。虽然篇幅有限,只列出了两款发动机的燃油工况,但前者是丰田2.5L自吸,后者是本田1.5T涡轮增压。这两款发动机也被认为是更先进的代表性耳机(只讨论工作条件,不讨论机油问题)。而其他发动机的初始工况基本都是差的,不看转速就可以根据车速做一个简单的依据。

总结:积碳是必然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按时正常保养,避免车辆在容易积碳的工况下长时间或长时间行驶,这样可以大大减缓积碳的形成。至于加快清理积碳,会有一点效果,但对于汽油车来说,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预防。另外,拉高速去除积碳的说法并不代表频繁高速运行时不容易发生积碳,不要混淆。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